第85章 津海之利[2/2页]
虽说张协等人数年来C纵京畿粮市,掠夺财富也不下数百万两银,但他们将掠夺来的财富都藏于银窖里,或来买田置宅,以图个人享乐——但淮东仅修捍海堤就用掉从津海粮道里得来的一百万两白银。
修成捍海堤,除了其他好处外,也使淮东工辎营的储备兵力一度突破十万人,为淮东军上半年大规模扩编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这仅仅是淮东轻金银而重实绩的一例。
说起来林续文也是惭愧,他出知河间府兼督兵备事兼督津海漕运,可以说是大越在庙堂之外屈指可数的实权派官员之一。但在过去三年时间里,除了支持津海军六千人的常规兵备外,林续文在津海也没有做出更多的事情。
以致到战前津海军大规模的扩编,近半数的后备兵员,都还是林缚当初从yAn信带去津海安置的那一批捉俘民夫。
要说林续文有什么成就,就是私人囊里多了四十万两白银。当初林氏从上林里仓促撤出,从银窖搬出的白银也不过二十万两,林续文在津海三年搜刮的成就也颇可观的。
但临到津海给东胡兵马团团困Si,林续文才幡然悔悟,金银再多,积在银窖里,却是最没有用的Si物。
林续文早在四月中旬,就将四十万白银作为本金加入淮东钱庄。林缚以淮东军司的名义,将这笔银子支借出来,沿津海粮道收购粮商手里的余粮,作为疏散近四十万军民南下的物资储备。
“没有兵部与宗庭在北地苦苦支撑,津海粮道也维持不了这么久,没有津海粮道的存在,淮东想积蓄力量,也无从谈起,”林缚说道,“当初,大哥在津海的功业也是无人能替代的……”
林续文惭愧说道:“十七弟不用给我脸上贴金了,说到底,还是花银子的境界有高下之别啊……”
林缚笑了笑,岔开话题说其他事情。
宋佳伺立在林缚身后,暗暗感慨:燕冀及晋郡已经大T给燕胡控制住,但在津海成功组织军民疏散,淮东得到利益极大……
津海军撤下来,将直接成为能给淮东所用的JiNg锐战力。
近四十万军民疏散到嵊泗、昌国及明州府诸县安置,将直接巩固淮东对浙东的统治。而近四十万军民的迁入,将有助于迅速恢复甚至进一步提高明州府的农事生产。
明州府有很多是因为人口锐减而产生的抛荒田,几乎没有什么开荒难度;此外,大量征没降族为官有的田产、屋宅,都能直接安置人口。
为了尽可能的不误农事,淮东采取移户填丁的方式进行流民安置。
早在五月上旬,就从崇州、鹤城等地的屯寨里cH0U丁户填入明州,赶在夏秋之际,将明州府所征没的官田及抛荒田都种上稻、棉、麻、蔗等作物。从津海疏散出来的民众,六月上旬才陆续抵达淮东,先填入屯寨,以补农事劳力的不足——便是通过这种方式,在明州府抢种了超过三十万亩地,还不误鹤城、崇州等地的耕作及垦荒等农事。
这为缓解明年的粮食压力,大大的缓了一口气。
南迁的近四十万军民,除津海军外,还能给淮东提供四到六万人的合格后备兵员。
南迁民众要在地方安顿下来,总需要一两年的时间,这段时间必然需要淮东进一步扩大工辎营的辎兵规模,才能以工代赈的方式,扶助南迁民众渡过最初的难熬年头。
林续文、h锦年等人加入淮东,淮东将能在顾悟尘之外,在江宁新都扶植自己的代言人。
因为津海粮道的缘故,津海也积攒了巨量的财富。
包括h锦年家族在内,淮东军司一次获得约三十万银的军资“捐赠”,淮东钱庄更是获得超过百万两银的本金。
林缚以淮东军司的名义,从淮东钱庄支借白银一百万两,收购因津海粮道停运后粮商手里积压的余粮。
除四十万石米粮用于疏散津海民众南迁及前期安置外,在各地粮食压力如此紧张的时刻,淮东的米粮储备也因此增加到一百四十万石。
当然,淮东军司向淮东钱庄的支借总额也激增到两百万两白银,每年仅支付钱息就高达二十四万两。
也只有到这时,才能看出林缚当初坚决筹立淮东钱庄的巨大好处。
除了h锦年为保全家族才会将真金白银捐赠出来做军资,其他人,便是林续文,觉悟再高,也不会白白的将家里的银子拿出来养军。
b起强行征用会激起剧烈的反抗来,以淮东钱庄为媒介,淮东筹军资的手段要温情脉脉得多——淮东虽然因此要支付高额的钱息,但也通过淮东钱庄,将分散的势力紧紧的团结在淮东的周围。
那些粮商,也由于津海粮道断了,手里的存粮给淮东军司收购去,得了银子一时没有出处,兵荒马乱的,也不敢揣着大笔的银子四处乱走。
淮东军司的赎卖行为,也进一步赢得粮商的信任,更愿意将银子存入钱庄吃钱息。
利用淮东钱庄及屯寨的模式,淮东军司也能够大幅减少对安置流民、垦荒屯种的支出。
实际上,在津海势力并入后,淮东虽说仅占三府之地,加上淮yAn军镇控制的淮泗地区,算上济州及新得的夷洲,满打满算也只有二十五县,但实际的军事潜力,已经b控制区域近百县的奢家差不了多少。
[]
第85章 津海之利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